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18)

时间:2024-05-03 15:45:51来源:各奔前程网 作者:百科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18)


发展心理学丨社会心理学丨变态心理学

心理学书籍学习社区

心理学书籍学习社区

微信号:Jack-w123


前言: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是心理学专业大学生、研究生、咨询治疗心理咨询师和治疗师必读的论及一本专业教材。此书不仅对当代的实践主流心理学理论进行了系统化的介绍,并且对每种理论的心理原则、框架以及实践过程,咨询治疗技术和步骤等深入浅出地进行了阐述。论及


      第一部分的实践内容主要涉及心理咨询和治疗实践中的基本问题;第二部分则分别对当代十一种心理咨询理论,按照相同的心理组织结构包括:核心概念、治疗过程、咨询治疗治疗技术和程序、论及多元文化视角、实践案例以及总结和评价等进行了介绍;第三部分是心理通过各种理论整合和个案实践而将各理论概念有机结合起来。


      总而言之,咨询治疗《心理咨询与治疗的论及理论及实践》不仅是一本心理咨询师必读教材之一,同时也是提升自身咨询能力,力图走向整合性咨询方向的、极具指导性的好书!


本书作者简介:

       第八版《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作者杰拉德· 科里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著名教授,在1991年曾获得杰出教授奖。他在学校里分别开设了心理咨询的理论和实践、团队咨询等课程,拥有15本著作。

读书心得:

      之前写过三种建立在不同心理学理论基础上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技术的读书笔记,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客户关系疗法以及行为激活疗法。


     事实上,除了这三种主流疗法外还有许多建立在不同心理学理论上的咨询疗法。并且,当代最主流的心理治疗取向是整合性治疗,也就是说将几种不同流派取向的疗法融汇贯通,针对不同来访者的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咨询治疗。


      而这本《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恰恰是学习各个理论流派,以及各种疗法的入门教材。我读完后感受收益良多,甚至有令人顿悟的感觉。


      本读书笔记仍以摘抄原书籍重点内容为主,稍有改动。建议读者购买原书籍进行学习阅读,本笔记仅供大家参考。




第十章:认知行为疗法(上)

阿尔伯特.埃利斯(Albert.Ellis)

阿尔伯特.埃利斯(1913-2007)出生于匹兹堡,4岁时他和家人逃到了纽约。在童年时埃利斯曾因肾炎而9次住院,19岁时又并发肾性糖尿病,40岁时患糖尿病。虽然埃利斯一直饱受病魔的折磨,但是他努力照顾自己,固执地不让自己因自己的命运感到悲惨。他精力充沛地生活着,直到93岁逝世。


埃利斯接受了一名精神分析训练员的督导与分析,之后他开始以精神分析为定向的心理治疗的实践,但是最终他因来访者在治疗中的进展缓慢而逐渐感到失望。后来他逐渐发现,当他改变来访者对自身和问题的思考方式后,来访者似乎会提高进步得更快。于是,他在1955年发展出了理性情绪行为疗法(REBT)。埃利斯因此被称之为“认知行为疗法之父”。

阿伦.贝克(Aaron.T.Beak)

阿伦.贝克出生在美国,他的童年可以用“不幸”来概括。他的早期教育因为一场致命的疾病而不得不中途中止,而他最终战胜了这一问题,甚至比同学还要早一年完成学业。终其一生,贝克都在和各种类型的恐惧作斗争;晕血、窒息恐惧症、隧道恐惧症、公众讲话恐惧症以及对自己健康的担忧。在发展其理论时,贝克时常以自己个人遇到的问题作为基础来理解他人。


贝克从医学院毕业后成为了一名神经科的专业医师,但是之后他在实习期改成了精神病医师。贝克是认知疗法中先驱性的人物,也是心理治疗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贝克的成就为精神病学和心理治疗学领域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贝克尝试对弗洛伊德的有关抑郁的理论进行改造,但是通过研究发现弗洛伊德的相关理论模式——将抑郁视为个体将愤怒指向自身的表现是错误的。为此,贝克长久地被许多精神病学协会排斥并孤立。


贝克通过研究发展出了关于抑郁的认知理论——人们对抑郁的认知反应往往体现在个体逻辑上的错误,贝克称之为“认知扭曲”。个体消极的想法往往反映了个体潜在的机能不良的信念和假设。当这些信念被个体遭遇到的情境性事件所激发时,个体的情绪状态便会出现了抑郁模式。


贝克认为来访者可以通过修正其机能不良的思维模式进而从一系列的精神问题中摆脱出来。他关于精神病理学以及认知疗法的研究而获得了很高的声望。贝克开创性的研究证实了认知疗法对抑郁症所具有的良好治疗效果。他成功地将认知疗法应用到了抑郁症、广泛性焦虑症、恐慌障碍、自杀、酗酒、药物滥用、进食障碍、婚姻及夫妻关系问题、精神障碍以及人格障碍的治疗中。他还发明了评估抑郁、自杀倾向、焦虑、自我概念以及人格的量表。


就如上一章所介绍的,传统的行为主义疗法现在已经有所扩展并逐渐走到了认知行为疗法的方向上来。本章将介绍几个十分著名的认知行为疗法,包括阿尔伯特.埃利斯的理想情绪行为疗法(REBT),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以及唐纳德.梅钦鲍姆的认知行为疗法(CBT)。


认知行为疗法同时混合了认知疗法和行为主义疗法的原理和方法,它和其他疗法相比,实证研究的成分更多,治疗周期更短。所有的认知行为疗法都拥有和行为主义疗法相同的基本特点和假设,并且具有以下特点:


  1. 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是协作的关系;

  2. 治疗的前提是:心理上的痛苦基本上都是由认知过程紊乱造成的;

  3. 治疗都旨在通过改变认知来改变个体的情感和行为;

  4. 治疗基本上针对的都是明确的、结构化的目标问题,并且是一种有时限的、以教育为导向的治疗过程。


所有的认知行为疗法都基于心理学的教育模型,强调布置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强调来访者的积极主动性,并会为促发改变而采取一系列的认知及行为策略。


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假设是:个体自我陈述的重新构造过程可以促进个体行为的重构。操作性条件反射、示范以及行为排列等行为主义的技术可以被运用到那些更为内在的过程中,例如,思维和内部对话等等。认知行为疗法中包含行为主义疗法的治疗策略,并且行为主义疗法的治疗策略还是其整合型治疗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1

阿尔伯特.埃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


 理想情绪行为疗法(REBT)是第一个认知行为疗法,它和其它以认知行为疗法拥有共同之处:都强调思考、判断、决定、分析以及行为的过程。它的基本假设是:是人们自己——通过其对事件和情境的解释方式,导致了自己的心理问题和症状。认知、情绪和行为之间存在着交互作用,它们彼此之间还拥有可逆的因果关系。REBT强调这三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可以将REBT描述为一种整合型的疗法。


埃利斯认为,精神分析疗法有时几乎没有什么疗效,来访者的状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似乎变得更糟糕了。他汲取了很多有用的因素并开始以主动且富有指导性的风格进行治疗,而REBT也演变成了一种旨在帮助来访者重构其哲学及行为风格的心理治疗综合性学派。


埃利斯的理论深受着古希腊哲学家——尤其是禁欲哲学家爱匹克提图的影响,他说:“人们的混乱虽然不单是他们对自己的观点所造成的,但是人们对自己的观点有时的确会导致混乱。”


同时,他的理论也来自于阿德勒理论的影响。阿德勒认为我们的情绪反应和生活方式与我们的基本信念相联系,因为是我们认知的产物。和阿德勒疗法一样,REBT也强调社会兴趣对心理健康的决定作用,同时也强调目标、目的、价值观以及人类存在意义的重要性等。


REBT的基本假设是:我们的情绪主要根源于我们的信念、评价、解释以及对生活情境的反应。通过治疗过程,来访者将学会可以识别并对抗其不合理信念的工具——他们通过自我构造获得的、并通过自我灌输而使之持续的不合理信念的。来访者将学习如何以有效而理性的认知来取代无效的思考模式,因此,他们将改变自己对情境做出的反应。治疗过程帮助来访者将学到的改变原理运用到当前特定的问题上,并且还能运用到自己在生活中或未来遇到的问题上。


这些假设决定了治疗的性质:治疗的焦点在于处理行为和想法,而不是感觉的表达。治疗被视为一个教育的过程,治疗师——尤其在与来访者合作设计家庭作业以及教授来访者进行直接思考的策略的方面看——更像是一名教师,而来访者则是学生,来访者将把自己所学到的既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REBT和很多其他疗法有所不同,它并不强调自由联想、处理梦境、聚焦来访者的过去经历、让来访者表达并探索其感受以及移情的处理等。尽管移情和反移情可能会在治疗过程中自然发生,但是埃利斯认为:“治疗师将迅速分析它们并找到潜藏在背后的个体的人生观,之后,移情和反移情将会逐渐消逝。”“来访者平时几乎没有机会去关注自己深层次的感受,更别说将其加以宣泄了。”但埃利斯认为宣泄可以让来访者获得更好的感受,但是却无法让他们的境况得以改善。


核心概念


人性观


REBT的基本假设是:人一生下来就同时具有理想、正确思考及非理性、扭曲思考的潜在可能性。人们有自我保护、追求快乐、思考并表达、爱、与他人交流以及成长和自我实现的资质。同时,人们也有自我毁灭、逃避思考、拖延、重蹈覆辙、迷信、无耐性、完善主义和自我责备的本质以及逃避成长的倾向。考虑到人们容易犯错的本质,理想情绪行为疗法尝试帮助人们接纳自身:接纳自己是一个会不断犯错的人,但同时又是一个在不断学习如何与他人和平共处的个体。


对情绪困扰的观点


REBT的前提是:尽管我们的非理性想法是在童年时期从重要他人那里学来的,但是后来是我们自己造就了这种非理性的模式。我们会不断强化这些自我挫败性的信念——不仅通过自我暗示和自我重复的过程,还会在自以为它们有效的情况下秉持着这些信念去行动。因此,是我们自己通过不断地重复着这些早期被灌输的非理性的想法,而使得这些机能不良的想法如影随形地陪伴着我们的。


埃利斯认为人们并不需要他人的接纳和爱,即使这对我们来说的确有吸引力。治疗师会教会来访者如何保持愉快的心态,哪怕是我们的重要他人并不接纳我们、爱我们。尽管REBT鼓励人们去体验那种因不被接纳而产生的健康的悲伤感,但是REBT依然会帮助人们找到战胜抑郁、焦虑、受伤、怨恨或自我价值感的缺失等消极感受的方法。


埃利斯认为自我责备是我们的大部分情绪困扰的来源。因此,为了要从神经官能症或人格障碍中摆脱出来,我们最好停止对自己和他人的责备过程。我们应该学习接纳自己——尽管我们并不完美。


埃利斯假设:我们很容易将自己的愿望和偏好转化为教条式的“应该”“必须”等要求和命令。当我们沮丧时,我们最好看看这些隐藏起来的教条——“必须”和绝对的“应该”等。这些要求会导致破坏性的感受以及机能不良的行为。


以下是我们常常内化的三种“必须”,它们时常会导致自我挫败性想法的产生:


  • “我必须十分努力以获得他人对我的表现的认可,否则我就一无是处。”

  • “他人必须以体贴、公平、友善的方式——按照我希望他们对待我的方式来对待我。如果他们不这么做,他们就是坏人,就理应得到谴责和惩罚。”

  • “当我希望得到某样东西时,我就必须得到它,如果我没能得到我想要的,那简直就太糟糕了,我根本无法接受。”


我们总是会通过内化类似的自我挫败性的信念而让自己深陷在情绪的困扰之中,这往往也是阻碍我们心理健康的根源所在。


ABC模型


ABC模型是REBT理论和实践的核心,这一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来访者的感受、想法、事件和行为。A是既存的事实、启动性的实践或是个体的行为或感受;C是个体的反应或是个体情绪与行为的结果;个体的这种反应既可能是健康的又可能是不健康的。A(诱发事件)并不是导致C(情绪结果)的原因。相反,B-个体对A的信念,才是C (个体的情绪反应)的根源所在。


在A、B、C之后是D(指对非理性信念的干预与抵制)。从本质上看,D指的是用来帮助个体挑战其不合理信念的方法。这包括:侦测、辩论与分辨。首先,来访者要学会如何侦测自己的不合理信念,尤其是他们的那些绝对的“应该”和“必须”、喜欢把事情往坏处想的倾向以及自我贬低倾向。


之后,来访者通过学习进行理性与验证性的质疑的过程——即与这些信念做激烈的辩论,并得出不同的结论从而摆脱它们——来与自己不合理的信念进行辩论。最后,来访者需要学会分辨非理性的信念与理性的信念。


认知重构是认知疗法中的核心技术,它会教授来访者学会管理自己的自我对话、识别机能不良的自我对话并用适应性的自我对话取代消极的自我对话的过程。


埃利斯认为我们有能力对自身的认知、情绪和行为作出改变,我们需要承认过于固着情绪反应C的无意义性,并进而让自己不再过于关注诱发事件A,我们应该选择对B——我们对诱发事件所秉持的不合理信念——进行检验、挑战、修正并根除的过程。如果用新的健康的想法取代原有的不健康的想法,新的、有效的信念系统就应运而生了。


REBT还特别强调来访者在治疗内外的D(对非理性信念的干预和抵制)过程。最终,来访者能够进入到E的阶段,E指的是有效的、具有实用性的人生观。如果我们能成功地做到这点,我们就能创造了F——一系列新的感受。这样,我们就不会再被不健康的抑郁和焦虑所困,我们将产生健康的惋惜感或失望感。


总之,人生观的重构可以改变我们那些功能不良的人格,其具体步骤为:


  1. 充分承认我们对自己的问题所负的责任;

  2. 接受我们有能力对这些困扰进行改变这一观点;

  3. 认清我们的情绪问题主要来自于非理性的信念;

  4. 清楚地察觉这些信念;

  5. 认清与自我挫败性的信念进行辩论的价值;

  6. 接受以下事实:如果我们希望有所改变,最好努力去对抗非理性信念以及与之相随的那些功能不良的感受和行为;

  7. 我们应在余生实践REBT的方法并改变那些困扰我们的情绪结果。


治疗过程


治疗目标


埃利斯认为我们都有一种倾向:不仅给自己的行为或行动进行“对”或“错”、“值得”或“不值得”的判断,还会根据我们自身的表现来评判自己——看自己算不算得上是一个完整的人。这些评判成为了我们情绪困扰的主要来源。因此,大部分认知行为行为疗法治疗师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教会来访者如何把对自己的评估与对自己行为的评估分开来、如何去接纳自己——即使自己是个不完整的个体。


REBT通过帮助来访者获得更加现实可行的人生观来帮助他们减少其情绪困扰以及自我挫败性的行为,来访者和治疗师一起通力协作共同选择现实可行的、自我增强性的治疗目标。治疗师的任务在于帮助来访者对现实和不现实的目标、自我挫败和自我增强性的目标加以区分。


治疗师的基本目标在于教会来访者改变其机能不良的情绪和行为,并用健康的情绪和行为加以取代。REBT的两个主要目标在于帮助来访者逐渐达到无条件的自我接纳和无条件的接纳他人的过程,并且帮助他们看到这二者之间彼此的联系。随着来访者逐渐开始接纳自己,他们也将能够逐渐开始接纳他人。


治疗师的功能和角色


治疗师有明确的任务:第一步是向来访者说明他们如何内化了众多的非理性的“应该”“必须”和“最好”等。治疗师会和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辩论并鼓励他们去和自己的那些自我挫败性的信念进行对抗,从而用其他选择替代他们原有的“必须”。


治疗的第二阶段,治疗师要向来访者展示他们是如何通过让自己的非理性的、不现实的想法持续下来进而使得自己陷入到情绪混乱之中的。换句话说,因为来访者不断地在对自己灌输这些不合理的信念,所以他们对自己的人格问题负有主要责任。


治疗的第三阶段,为了让个体摆脱仅仅停留在认可不合理信念,治疗师需要帮助来访者修正其想法并减少其不合理信念。尽管完全消除不合理信念似乎不实际,但是我们依然可以大幅度减低它们出现的频率。治疗师会帮助来访者面对那些他们不加质疑地接受的信念,并向来访者证明他们是如何不断向自己灌输这些未经验证性的假设的。


治疗的第四阶段,治疗师要帮助来访者发展出理性的人生观,以便帮助他们不再成为不合理信念的受害者。如果仅处理特定的问题或症状却忽视了个体的整体人生观的话,无法保证新的不合理恐惧不会再度出现。


之后,治疗师应该和来访者不合理思维的核心进行辩论,并教授来访者如何用理性的信念与态度去取代非理性的信念和态度。治疗师会极力明晰整个治疗过程,会向来访者教授有关混乱来源的种种假设,并会向来访者展示错误的信念如何导致了消极的结果。单独的顿悟并无法促发人格的改变,但是它可以帮助来访者看到自己是如何持续地对自身造成危害的,并且,顿悟还可以帮助来访者看到怎么做才能帮助自己获得改变。


来访者在治疗中的体验


一旦来访者开始认可“信念是自己兴趣和行为的根源”这一观点,那么他们就可以就进行认知重构的过程了。因为心理治疗被认为是一个再教育的过程,因此来访者在治疗中将学会通过应用理性的信念、实践以及家庭作业来引发自身的改变。来访者将认识到:生活并不总是按照我们希望的那样去运行的;即使生活并不总是令人快乐,但至少可以忍受。


治疗的过程主要关注来访者在当前的经历。和以人为中心疗法以及存在主义疗法一样,REBT主要强调此时此地的经历以及来访者来访者改变其旧有思维和情绪模式的能力。治疗师并不会花费太多时间去探索来访者的过去,也不会花时间去将他们的过去和当前的行为联结起来,更不会花费精力去探索来访者早期与其父母或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整个治疗过程会向来访者强调他们当前的困扰的根源,是因为他们依然相信并贯彻着自己对自己/世界的那种自我挫败性的观点。


治疗师要求来访者在治疗过程外也要积极地进行努力。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行为家庭作业的辅助,来访者将学会如何减少错误思维——这往往是导致其困扰感受和行为的核心。


家庭作业是经过精心设计并且得到治疗师和来访者双方共同认可,其目的在于帮助来访者实施那些可以引发情绪和态度变化的积极行为。在接下来的治疗过程中,该家庭作业的效果将得到检验,来访者也将学会一系列与自我挫败性的想法进行辩论的有效方法。在接近治疗尾声时,来访者会回顾这一过程、设定计划并为处理持续的/潜在的问题而找到合适的策略。


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关系


因为REBT从本质上讲主要是一种认知的、指导性的行为主义过程,因此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的过于亲密的关系在此就不必要。不过,和以人为中心疗法一样,REBT治疗师会无条件接纳所有的来访者并且会帮助他们无条件地接纳自身和他人。


然而,埃利斯认为如果治疗师让来访者对自己的认可产生依赖感,那么过度的温暖和理解其实反而会使治疗达不到预期目标。来访者都是不完美的个体,而治疗师可以通过诸如教导、阅读疗法以及行为修正等一系列不同技术帮助来访者。埃利斯会向来访者展示自己对来访者能够改变的信心,此外,埃利斯还会向来访者展示自己作为治疗师拥有哪些可促进来访者改变的工具,以此来促进与来访者之间的和谐的关系。


REBT治疗师在表明自己的信念和价值观时往往保持着开放而坦率的态度。有些治疗师愿意坦诚自己也并不完美,以此来驳斥当事人不切实际的观念——认为治疗师是“完美”的人。


埃利斯认为,我们并不鼓励移情,但如果它发生了,治疗师也应该认真加以面对。埃利斯认为移情关系主要来源于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自己必须获得治疗师或父母的喜爱。


应有:治疗技术与步骤


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实践


REBT治疗师采用的一般是多模式的整合型疗法,一般会以来访者混乱的感受为起点并进而探索感受与其行为和想法之间的联系。治疗师会使用一系列不同的治疗模式(认知、想象、情绪、行为以及人际关系的方法),并且会以较为灵活性和创造性来实践这些方法,以便符合每个来访者的独特需求。


1、认知疗法


治疗师会采用一些强有力的认知方法整合到治疗过程中,以直接且快速的方式告诉来访者一直以来都有怎样的自我对话过程。之后,治疗师会教来访者学会如何处理这些自我叙述,并鼓励来访者获得更具现实意义的人生观。


REBT十分依赖思考、驳斥、辩论、挑战、解释、分析和教导等技术。不过,对来访者来说,最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思考方式——这样才能持久地改变其行为或情绪。以下是治疗师常用的认知技术:


  • 驳斥非理性信念。治疗师最常用的认知方法便是驳斥来访者的非理性信念,并教会他们对这些信念进行挑战的方法。来访者将注意审视自己的“必须”“应该”和“最好”等的想法,直到他们不再持有不合理信念或者至少不合理信念的强度有所下降为止。


  • 完成认知家庭作业。治疗师会要求来访者将自己的问题列出一份清单、审视自己那些绝对化的信念并和这些信念进行辩论。来访者可以将这个表格带进治疗过程中,然后认真地评估自己对这些信念进行辩论的结果。


    家庭作业是为了追踪来访者对于那些绝对化的“应该”和“必须”的自我暗示情况。家庭作用还要求来访将ABC模式运用到日常生活的众多问题上。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可以想办法努力为来访者创建可行的家庭作业,并想办法教授来访者用以完成这些作业的技能。


    在完成家庭作用的过程中,治疗师将鼓励来访者把自己放进冒险的情境中,以便能够挑战他们的那些自我限制性的信念。其理论基础是:来访者时常会创造一种否定的、本身就会成为事实的预言,而他们之所以会失败是他们早就告诉自己会失败。


    治疗师会鼓励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特别是治疗间隙的日常生活中)完成特定的作业。这样,来访者将逐渐学会处理自己的焦虑并挑战自己的不合理想法。因为治疗被视为一个教育的过程,治疗师还会鼓励来访者阅读REBT的自主书籍。来访者还需要听取并评估自己治疗过程的录音带。做出改变的确十分困难,但是在治疗过程之外改变来访者的想法、感受和行为却有重大的意义。


  • 改变个体的内在语言。不准确的内在语言是导致个体混乱的思维过程的一个因素,来访者将通过治疗认识到,“应该”“必须”以及“最好”可以被其他更好的语言所代替。


    他们将意识到,与其说:“如果........那简直是糟透了”,不如说:“如果.......那可能有点麻烦”。采用这种无助和自我谴责语言模式的来访者可以采用新的自我暗示,这将帮助他们以新的方式去思考和行动。因此,他们自然会获得新的感受。


  • 心理教育方法。大部分认知行为疗法都会对来访者进行不同方面的教育。治疗师会向来访者表明其问题的性质以及处理问题的过程。治疗师会询问来访者特定的概念可以被如何运用到他们身上,如果来访者了解治疗过程、了解为什么治疗师采用特定的治疗策略,那么他们在治疗过程中会更有可能积极地配合治疗师。



2、情绪方法


在情绪方面,治疗师会采用:无条件接纳、理想情绪角色扮演、示范、理想情绪想象以及羞愧攻击练习等方法。治疗师会向来访者说明无条件自我接纳的价值,尽管来访者的行为看似难以接纳,但是他们仍然可以将自己看做一个有价值的人 。治疗师会让来访者意识到这种认为自己充满缺陷的想法具有多大的破坏性。


不同的情绪技术的核心目的是,与来访者的不合理信念进行对抗,这些技术往往都生动且富有情绪唤起性。这种技术既会被运用到治疗过程中,又会被结合进家庭作业中,其目的不仅在于给来访者提供宣泄的机会,还要帮助来访者改变其部分想法、情绪和行为。


  • 理性情绪想象。这种技术主要被用来帮助来访者建立健康的情绪模式。其中,来访者将想象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去思考、感受和及行为。


    治疗师可以向来访者说明相信在自己身上发生了一件最为糟糕的事情,想象自己在这种情景下如何感受到了那种不健康的沮丧,如何激烈地体验这一感受,以及如何将这种体感改变为更健康的消极感受。当来访者能够改变自己在逆境中的不安感觉时,他们就能够更好地改变自己在情绪中的行为。这样的技术可以被运用到那些给个体造成困扰的人际关系情境或其他情境中。


  • 幽默的使用。REBT认为我们过于严肃地对待周遭事情的态度时常会让我们出现情绪上的混乱。治疗师会促进来访者的幽默感并帮助他们正确看待生活。幽默对于促进改变具有认知和情绪两方层面的好处,幽默可以帮助个体认识到自己坚信的某些观点是多么荒谬。


  • 角色扮演。角色扮演中含有认知、情绪的和行为的成分,治疗师时常会在来访者进行消极自我暗示时加以打断,并向来访者展示他们自我暗示的内容多么令人困扰。并且,治疗师还会展示怎么做才能用健康的感受取代这些不健康的感受。来访者可以排练特定的行为从而使自己在某种情境下的感受浮出水面。此时的焦点在于处理与不愉快感受相关的不合理信念。


  • 羞愧攻击练习。埃利斯发展出了一系列的练习来帮助人们减轻羞愧感。他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告诉自己“即使有人认为我们很愚蠢,也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的到来。”来坚定地让自己摆脱羞愧感。


    这种同时包含行为和情绪成分的练习的重点是,来访者要坚定地让自己摆脱羞愧感,哪怕在别人表达对自己这种行为的不认可时也要依然如此。这样的练习旨在提高来访者的自我接纳和成熟的责任感,同时还要帮助来访者看到他们自己的大部分羞愧想法其实都与他们对自身状况的界定有关。


    来访者可能会被要求完成这样的家庭作业:冒险去做些因为担心别人的想法而不敢做的事情,一般对社会习俗的小小挑战往往是治疗的最好的催化剂。例如,来访者可以在公交车站或火车站大声叫喊、穿着一些“前卫”的衣服在大街上行走、用最大的音量唱歌、在他人的讲座上问傻问题等。


    通过完成这些家庭作业,来访者将发现别人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在乎自己的行为。来访者将会继续这一过程直到自己不再感到羞愧和丢脸为止——即使他们知道自己的有些行为可能在别人的审视之下。来访者要不断地实践这些练习,直到他们认识到自己的羞愧感是自己创造出来的,直到他们能够更加放松而自然地做出行为为止。


    最终来访者将认识到自己再没有理由让他人的反应或是他人可能对自己的不认同阻止自己去做想做的事情了。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练习不能出现会对来访者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的违法行为。


  • 力量与活力的使用。埃利斯提出应该将力量和活力用来治疗来访者获得理性和情绪上的领悟。治疗师会向来访者展示如何和自己进行强有力的对话。其中来访者可以表达自己的不合理信念,之后再对这些信念进行有力的抨击。


    有时,治疗师会反过来扮演来访者内心那个自我挫败型的人。接着,来访者就要和治疗师进行辩论,从而劝说自己放弃这些功能不良的观念。力量和活力是羞愧攻击练习中的基本组成部分。


3、行为方法


治疗师会使用很多标准化的行为主义疗法技术,尤其是操作性条件反射、自我管理、系统脱敏法、放松训练以及示范等。布置真实生活中的家庭作业也十分重要。这些作业要以系统化的方式完成,并要以一定的形式加以记录和分析。


家庭作业可以让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之外实践自己学到的新技能,其价值远比在治疗过程中获益更多。家庭作业要求来访者在现实生活中进行脱敏和暴露练习。治疗师鼓励来访者逐渐地进行脱敏,但是还会时不时地要求来访者去做一些他们极端害怕的事情。


来访者如果能真实地尝试这种新的、困难的行为,那么他们便能通过这种具体的形式来获得顿悟了。通过采取不同的行为,来访者还可以获得更为实用的信念。


REBT在来访者身上的应用


REBT被广泛地运用到处理焦虑、敌意、性格异常、精神异常、抑郁、性/爱/婚姻问题、儿童教养和青少年问题以及社会性交往技能训练和自我管理的领域中。


REBT可以被运用到婚姻治疗和家庭治疗中,当面对夫妻来访者,治疗师可以向他们说明有关REBT的原理以便能够帮助他们探讨彼此的差异,或者至少让这些差异不再对自己造成困扰。在家庭治疗中,治疗师会鼓励个体的家庭成员不再执著于让其他家庭成员按照自己希望的方式做出行为。REBT会让家庭成员们意识到,他们自己才是自己行为以及改变自己对家庭状况反应的首要责任人。


短期治疗中的REBT


REBT十分适合进行短期治疗,无论对象是个体、团体、夫妻还是整个家庭。来访者将学会如何将REBT的技术运用到当前以及未来的问题之中,REBT独特之处就在于它是一种自助型的方法。用ABC模型改变个体那些导致混乱的态度可能需要1到10次治疗,之后,来访者可以自己在家中进行治疗。在拥有特定问题——比如事业、退休等——的来访者将迅速地学会利用REBT的技巧进行自我治疗。


在团体治疗中的运用


在临床和社区治疗之中,认知行为疗法(CBT)的团体是最受欢迎的团体之一。两种最常见的CBT团体便是基于REBT和基于认知疗法(CT)的团体。


CBT治疗师会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帮助成员们将团体中所学的技能运用到其日常生活之中。团体治疗结束的治疗间隙中,成员们的持续努力也很重要。当成员们在日常生活中遭遇到新的问题时,团体给成员们提供了自我信赖、无条件接纳自己的背景。行为层面的家庭作业和技能训练也是团体治疗中两种十分常见的辅助工具。


认知行为疗法团体存在的主要优势在于它强调的重点——教育和预防。因为CBT基于学习的原理,因此它可以被用来满足不同团体的很多不同的需求。CBT的特异性让测验、处理以及评估策略之间的衔接成为了可能。CBT团体可以解决的问题十分广泛,包括从焦虑、抑郁到父母教育、人际关系改善等诸多问题。认知行为疗法对以下这些问题具有不错的疗效:抑郁、焦虑、恐慌发作、恐惧症、肥胖、进食障碍、双重诊断、分离性障碍以及成人注意力缺损障碍等。


2

阿伦.贝克的认知疗法


阿伦.贝克基于自己对抑郁症的研究发展出了认知疗法(CT),贝克对抑郁症患者的观察使得他发现,这类患者对于生活事件的解释似乎都存在着一定的偏差,而正是这种偏差导致了他们的认识混乱。贝克和埃利斯几乎同时发展出认知疗法和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并各自独自完成理论发展的工作。


认知疗法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以及行为主义疗法都拥有很多的相似之处,都具有主动的、指导性的、有时限的、以当前为定向的、聚焦问题的、协作的、结构化的、实证的治疗方法;它们都注重家庭作业的作用,并且强调对问题及其发生的情境要进行清楚的识别。


认知疗法将心理问题视为错误思维、根据错误或不完整的信息做出错误推论、混淆了想象与现实等过程的结果。和REBT一样,认知疗法也是一个注重顿悟、以心理教育为导向的疗法,强调的是识别并改变个体那些消极的想法和适应不良的信念。


认知疗法的理论依据是:我们人类的感受和行为受到我们对自己经历的感知和建构过程的影响。其理论的假设是:1、人们可以通过内省来与内心进行交流;2、来访者的信念往往具备一定的个人意义;3、来访者不需要通过治疗师的教育和解释过程就可以自己发现这些意义。


认知疗法的基础在于理解个体混乱或者情绪问题的性质,以及聚焦个体对烦恼事件的反应中的认知成分。其目标在于通过帮助来访者利用自己的自动化思维去走进自己的核心图式,然后对图式进行重构,从而改变来访者的思维方式。这就需要治疗师鼓励来访者收集支持其信念的信息并对这些证据进行权衡。


认知疗法的基本原理


贝克是一名长年从事精神分析的治疗师,他后来开始对来访者的自动化思维(有特定刺激所引发的、会导致情绪反应的带有个人色彩的观念)产生了兴趣。他在研究抑郁来访者如何将愤怒投射到了自身的梦境中发现,来访者并没有对愤怒进行变形,而是在其解释和思考过程中掺入了消极的偏见。由此发展出了关于抑郁的综合性理论。


贝克认为存在情绪问题的人们可能会犯一些特有的“逻辑错误”,从而将客观现实引导到了自我否定的方向上。认知偏差是指我们在推理过程中常常出现的,可能导致误解和错误假设的系统性错误:


  • 武断推论指的是个体在没有支持性或相关证据的支持下就轻易下结论,包括个体的“灾难化倾向”或是将大部分情境都做最好的打算的倾向。

  • 选择性断章取义指的是依据事件中的部分细节进行推论,个体会对事件的主要背景以及其他方面的信息都视而不见。其假设是:个体往往只会注重那些与失败有关的事件。

  • 以偏概全是指将因偶然事件产生的极端信念不恰当地应用在不相干的事件或情况上。

  • 夸大或缩小指的是高估/低估某事件的价值。你可能会认为哪怕治疗中的小错误也可能造成来访者的危机,并可能对对方心理造成破坏性的作用。

  • 个人化指的是个体将外在事件与自己进行联系的倾向,哪怕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自己和事件有联系时也会这样做。

  • 乱贴标签指的是根据个体过去的不完美或过失来评价自身。因此,如果你无法满足来访者的所有预期,你可能会对自己说:“我是个完全没有价值的人,我应该立刻把咨询执照退回去。”

  • 二分法思维指的是个体的思维遵循的是非此即彼的极端分类方式。在这种极端化思维中,事件被按照非黑即白的方式加以划分。



认知疗法的假设是:对机能不良的情绪和行为进行改变的最直接的方式,便是修正个体那些不准确的、机能不良的思维。治疗师会教授来访者如何通过评估识别那些扭曲的、机能不良的认知。通过共同的努力,来访者将认识到认知对自己的感受、行为以及环境事件的影响,并将学会进行更为现实的思维。


当来访者认识到自己那些不切实际的消极想法对自身造成的困扰时,他们将学会通过检验并评估那些支持/否定的证据,来对这些与现实相悖的自动化思维进行检验。他们可以对这些想法对日常生活的干扰进行监控。


一般治疗师最常使用的问题是:“_________的证据在哪里?”如果治疗师询问这个句子的次数足够多的话,来访者将逐渐学会在实践中自己询问自己这个问题(尤其在他们已经熟练掌握界定机能不良行为的技术后)。


这种检验核心信念的过程包括:来访者通过与治疗师进行苏格拉底式的对话来积极地对自己的信念进行检验、完成家庭作业、收集和自己假设有关的信息、对自己的活动进行记录并找到新的解释方式。来访者将对自己的行为形成一系列假设,最终学会一定的问题解决策略和应对技巧。通过引导式发现的过程,来访者将认识到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感受方式之间的联系。


认知疗法聚焦于个体当前的问题,而不是对来访者进行诊断。当治疗师认为必要的时候,可能会在治疗过程中涉及来访者的过去,从而帮助治疗师了解来访者的核心机能不良的信念是如何/何时开始的,这些观点又对来访者的特有图式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这种简短疗法的目标在于缓解症状、帮助来访者解决最棘手的问题并教会来访者预付复发的策略。现在,人们越来越重视认知疗法中的无意识、情绪层面以及存在主义的成分。


认知疗法与理性情绪行为疗法的区别


贝克的认知疗法和理性情绪行为疗法都采用高度结构化的现实检验过程。来访者将在经验层面上逐渐意识到自己对真实情境的曲解。然而,认知疗法和理性情绪行为疗法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尤其在各自具体的治疗方法和风格方面。


REBT具有高度的指导性、说理性和面质性;它特别强调治疗师的教师角色。治疗师将亲自示范理性的思维方式,从而帮助来访者识别并对抗自己的不合理信念。


相反,CT会询问来访者一系列开放式的问题,完成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从而帮助来访者去思考自己的问题并自己得出结论。和REBT相比,CT更注重帮助来访者发现并识别他们对自身的误解。通过这一思考性的询问过程,认知疗法的治疗师会尝试与来访者一起检验来访者认知的有效性,我们称这个过程为协作检验的过程。当来访者通过自己收集的自相矛盾的证据来面对自己的错误信念时,改变将自然而然地发生。


埃利斯和贝克对错误思维的看法也有所不同。通过理性辩论的过程,埃利斯会让来访者认知到其特定信念的不合理性,而贝克对REBT中关于不合理信念的观点持有异议,他也认为来访者那些机能不良的信念存在着问题,不过这是因为它们会对个体正常的认知过程造成消极影响,而远不是不合理那么简单。


相对于不合理,贝克更倾向认为我们的有些观点过于绝对、极端和粗略。他认为,人们总是按照规矩(前提或准则)去生活;当人们利用一系列不现实的规则去进行解释、评价和贴标签时,当人们以不适当的或过度的方式来使用准则时,他们就难免陷于困境之中了。


如果来访者能够认识到自己所依存的规则总会给自己带来痛苦时,治疗师就会建议来访者(而不是强加给来访者)考虑其他的规则。虽然认知疗法往往以识别来访者的内在参考架构作为开始,不过治疗师在后来的治疗过程中依然会要求来访者提供对这一信念系统的支持性证据。


来访者和治疗师之间的关系


从来访者与治疗师之间的关系方面讲,CT与REBT在实践上主要的区别在于:CT更强调治疗关系的作用。埃利斯将治疗师视为教师,他不认为治疗师和来访者之间有必要发展过于亲密的人际关系。而贝克则认为治疗关系的质量是认知疗法的根本所在,有效的治疗师应该是能够将移情和敏感性与治疗能力结合起来。


除了要与来访者建立良好的治疗同盟之外,CT治疗师还必须要对个案进行认知上的概念化、要保持积极性和创造性、要能够帮助来访者卷入到苏格拉底式的对话中,而且还要知识渊博、熟练地运用认知和行为策略去引导来访者进行重要的自我发现,从而引导来访者进行改变。


认知疗法的治疗师会一种采取积极的态度并和来访者进行互动,帮助来访者将自己的结论转化为可检验的假设。治疗师会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和来访者一起做决定,比如见面的频率、治疗的时长、每次治疗应探索怎样的问题以及每次治疗的计划等。


在评估来访者消极假设背后的个人意义时,贝克主张治疗师和来访者合作完成这一过程,而不是由治疗师直接给来访者建议。治疗师起着催化剂的功能,同时又是一位引路人,治疗师需要帮助来访者理解其信念和态度如何影响了感受和行为。来访者需要识别自己的思维扭曲问题、对治疗过程的要点进行总结并和治疗师一起共同设计家庭作业。治疗师十分注重来访者在其自我探索过程中的作用。治疗师秉持假设:只有在来访者积极主动、彻底理解、充分知觉并做出充分努力的时候,思维和行为的持久变化才最有可能发生。


治疗师的目的在于教会来访者成为自己的治疗师。一般来说,治疗师会向来访者说明其问题的性质和形成过程、他们的想法对其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同时,治疗师还会向来访者明晰认知疗法的过程。这个教育的过程包括:向来访者提供其当前问题的信息并向来访者说明如何防止自己复发。阅读疗法就是一种不错的教育方式,来访者将阅读一系列认知疗法哲学有关的读物,这些读物可以对治疗过程起到辅助作用。


家庭作业是认知疗法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一般以不同来访者的特点为基础,并且,家庭作业的设计工作往往是来访者和治疗师通力协作的过程。家庭作业的目的不仅能教会来访者新的技巧,还能帮助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的情境中检验自己的信念。家庭作业一般以实验的形式呈现给来访者,这样能提升来访者接纳家庭作用的程度。


自助型的家庭作业可以对治疗过程加以延续。如果家庭作业能符合来访者的要求、如果来访者能参与到设计家庭作业的工作之中、如果来访者在治疗开始前先探讨自己的家庭作业,那么来访者完成家庭作业的热情将会更高。


认知疗法的应用


认知疗法最初因对抑郁症的治疗效果而获得人们的认可,逐渐被成功地运用到了很多临床领域,包括:恐惧症、身心功能紊乱、进食障碍、愤怒、恐慌发作、广泛性焦虑症等,还有创伤后应激障碍、自杀行为、边缘性人格障碍、自恋性人格障碍以及精神分裂等。此外,还在人格障碍、物质滥用、慢性疼痛、身体疾病、危机干预、婚姻和家庭治疗、虐待儿童、离异的心理干预、技能训练、压力管理等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1、认知技术的运用


认知技术策略的主要目标在于修正个体信息加工过程中的错误,并修正导致错误结论的个体的核心信念。认知技术主要用以识别并检验来访者的信念、探索这些信念的来源、如果来访者无法对这些信念自圆其说,那么治疗师还需要帮助来访者修正这些信念。


治疗师常用的行为技术有:技能训练、角色扮演、行为排练和暴露疗法。不论来访者的问题性质如何,认知疗法的治疗师主要目的只有一个:帮助来访者对其日常生活中的事件做出新的解释。


2、对抑郁的处理


贝克提出会触及抑郁的认知三角,这个三角的第一部分便是来访者对自身的消极观念。他们会将自己遇到的挫折归因为自身的不足,却对其他的间接证据视为不见。他们认为自己缺乏能带来幸福的核心优点。


这个三角中的第二个成分便是消极解释经历的倾向。几乎所有存在抑郁问题的来访者都会选择那些会导致消极结论的事实,贝克称之为选择性的断章取义,它时常会使个体发展出消极的图式并会更加执着于自己的核心信念。第三个成分是对未来抱有抑郁的观点。他们会认为当前的困难会持续下去,自己的未来将与失败形影不离。


容易出现抑郁问题的人时常会为自己制订一些难以达成的死板而富有完美主义的目标。他们的消极预期是如此强烈,以至于他们取得成功之后,他们随即会认为下一次一定会失败。他们会将那些与自己消极的自我概念不符的成功经历筛选出来丢在一边。他们的思维常常定格在那些不可挽回的损失上,从而导致自己出现悲伤、不满以及冷漠的情绪状态、


贝克对抑郁的处理主要集中在抑郁的问题领域及其成因上。抑郁在行为方面的症状有:消极、退却和回避。贝克设计了一套标准化的量表——贝克抑郁自评量表(BDI),以便评估来访者的抑郁程度。


治疗师需要制订一个任务级别不断递进的行为规划,首先来访者将先完成一个比较简单的任务,以便来访者能够获得成功感并稍微乐观一些。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来访者能在“做一些可能会令自己感受好些的事情远比什么都不做要好”的假设下与治疗师通力协作。


有些存在抑郁问题的来访者可能有自杀倾向。认知疗法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是:揭露来访者的矛盾心理、产生备选方案、将问题减弱到可控制的水平。例如,治疗师可能会要求来访者列出生存还是死亡的理由。进一步地,如果来访者能够对问题产生新的观点,那么自然能够发展出新的行为方案。这将不仅让来访者的感觉好起来,还能帮助他们找到更为有效的行为方式。


大部分存在抑郁的来访者都有一个主要特征,那就是自我批评的倾向。个体的自我厌恶之下掩藏的是个体的软弱、缺乏自信和缺乏责任感的态度。对此,治疗师可以要求来访者识别自己的自我批评行为并为此寻找原因。治疗师可能会这样询问来访者:“假设我犯了和你一样的错误,那么你是否会像鄙视自己那样鄙视我呢?”


一个灵巧的治疗师可能会扮演抑郁来访者的角色,扮演来访者的那种软弱和笨拙。这一技术可以充分展示来访者的认知扭曲和武断推论。治疗师可以和来访者一起探讨来访者如何让“应该”这个词在其生活中肆虐,导致了自己的抑郁。


抑郁来访者一般都存在痛苦的情绪。他们通常会说自己根本无法忍受痛苦,或者说没有任何东西能让自己感觉好起来。对抗来访者痛苦感受的一个好办法便是幽默。治疗师可以指出该情境中荒谬的一面。如果来访者能够体验到一些快乐的事情,那么幽默便成为其悲伤的解毒剂。


抑郁来访者另外一个特点就是他们会夸大外界的要求、问题以及压力。他们常说自己快崩溃了,自己面临着总也做不完的事情。治疗师会要求来访者列出自己需要完成的事情,按照事情重要性将这些事情进行排序、检查自己已完成的工作并把外在问题细分为可控制的单元。对其问题进行探讨之后,来访者往往能够意识到自己实际上夸大了这些困难的重要程度。通过理性的探索,来访者将能够对任务的界定和完成产生新的观点。


在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一般起着领导者的角色,从而带领来访者对自己所负有的责任列出清单、标示其中的优先次序并制订实际的行动计划。如果来访者在治疗过程中能够学会与自我怀疑进行抗争,那么他们就能够将新学习到的认知和行为技能运用到现实生活的情境之中。


4、在家庭治疗中的应用


认知行为疗法聚焦于家庭成员们间的互动模式以及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在治疗师看来,认知、情绪和行为会对每个来访者都造成影响。认知推理的过程会影响个体的情绪和行为;同样地,个体的情绪和行为也会对认知造成影响,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有时会引发家庭成员的机能障碍。


认知疗法十分强调图式(有时被称之为核心信念)的地位,治疗过程的核心在于重构个体扭曲的信念(或图式),这对于改变个体机能不良的行为具有关键的作用。有些治疗师特别强调评估个体家庭成员的认知以及所谓的“家庭图式”。这些家庭成员们共同享有的信念是家庭成员间多年互动整合的结果。原生家庭的经历和观念会对直系亲属以及小家庭的图式起到塑造作用。这些图式会对个体在家庭系统中的思维、感受以及行为造成重大的影响。


往期精彩读书笔记:

  • 心理咨询与治疗的理论及实践(17)

  • 抑郁症的行为激活疗法(7)

  • 客体关系心理治疗:理论、实务与案例(4)

  • 认知疗法:基础与应用(6)


12

心理学书籍学习社区

扫码加友(备注:心理学),加入心理学书籍学习社群吧!


相关内容
推荐内容